缺陷形態 |
主要原因 |
補救方法 |
縮 孔 |
有污物污染了底材,或壓縮空氣中含有油污造成個別部位不附著
|
改善表面預處理,將壓縮空氣過濾 |
流 掛 |
涂料太稀,防腐層太厚,涂料中重質顏料太多。顏料研磨不均勻,潤濕不良,對表面附著力差 |
更換溶劑,改善施工,填加增稠劑等 |
咬 底 |
溶劑太強,配套不當 |
改換涂裝中配套涂料或涂一道中間漆 |
慢干和返黏 |
涂料不當,質量太差,防腐層太厚,施工環境濕度太大,度材材質及表面含有油污;被涂物(如化工廠房及舊設備等)表面吸附有酸、堿 |
改換涂料或加助劑,改善施工環境,對被涂物進行表面清洗,控制防腐層厚度等 |
起 泡 |
施工不當,如涂膜太厚,施工現場溫度、濕度太高,底層有潮氣或揮發性液體存在 |
完善表面處理和施工,選擇耐腐蝕性能好的品種,避免外部作用 |
龜 裂 |
由于溫度變化,使內應力變化,產生收縮;底漆未干,涂膜太厚干得不透,即涂面層漆 易產生龜裂,嚴重者甚至脫落;底面漆不配套 |
改換涂料品種,提高配套性,完善施工,并在合適條件下使用,避免外部作用 |
脫 落 |
龜裂而失去黏附力,與物面或底漆脫落,起因于表面處理不好,底漆選擇不當,涂膜太厚,層間干得不透即遇水汽等 |
精細處理被涂表面,選好底漆、作好配套。在化工煙霧和灰塵飛揚的環境中應選用快干涂料,縮短涂漆時間 |
生 銹 |
舊設備表面處理時,除銹不凈,以致在涂膜下的銹蝕蔓延。初時,涂膜呈黃色,而后涂膜破裂,出現點蝕,、孔蝕和膜下腐蝕 |
完善表面處理,同時在表面處理完畢后立即涂上底漆,選擇耐腐蝕性好的涂料品種配套 |